或許是台灣的唱片界缺乏單曲市場,讓許多人將單曲與EP畫上等號,但那是截然不同的發行形式,以下將說明單曲與EP的不同處。
單曲(Single):
一般是為了推銷已發行或將要發行的音樂專輯而出版,其收入算在音樂專輯上,但也有不為任何專輯宣傳的單曲(如Sandra的"Secrets Of Love")。
曲目方面,數量上大致在1~5個曲目,其曲目通常會有該主打單曲的其他版本,較常見的版本,亞洲單曲常有伴奏版(Instrumental Version),歐美單曲則是混音加長版(Extended Mix),有些會伴隨音樂專輯的歌曲或獨家收錄曲目。
迷你專輯(EP):
Extended Play,相對於單曲,EP單獨宣傳,也不會出單曲,曲目通常在4~7首歌(但莎拉布萊曼的單曲"How Can Heaven Love Me"卻有6首歌),在台灣,許多歌手出的EP常常被誤認為單曲。
例:
法國跨界歌手艾瑪夏普蘭(Emma Shapplin)在1999年發行的"Discovering Yourself"是屬於EP。
- Discovering Yourself
- Cuerpo Sin Alma (Remix)
- Fera Ventura
- Dolce Veneno
日本資深歌手白鳥英美子2000年的"Melodies Of Life"屬於單曲。
- Melodies Of Life
- Melodies Of Life (English Version)
- Melodies Of Life (Instrumental)
- Galwayの空
德國電音舞曲天后珊卓拉(Sandra)2006年的"Secrets Of Love"屬於單曲,與上述的"Melodies Of Life"一樣,該主打並未收錄在任何專輯中,但曲目形式上算單曲。
- Secrets of Love (radio version)
- Secrets of Love (club mix radio edit)
- Secrets of Love (club mix)
- Secrets of Love (instrumental)
拿台灣的作品來解釋,目前歌手發行的EP常誤認為單曲,或許根本就是把兩者畫上等號。
彭于晏的《非愛不可》、楊培安的《抒情》、郭書瑤的《愛的抱抱》皆為EP。
- 1.非愛不可
- 2.就是我愛你
- 3.變色龍
- 4.不想這樣
- 5.轉角的夏天
- 1.有你有明天(feat.符瓊音)
- 2.左邊右邊
- 3.忘記你不如失去你
- 4.故事未完成 (feat.劉虹翎)
- 5.without you
01 愛的抱抱
02 放棄你 03 來不及說再見
04 愛的抱抱(tye’s SupaLover Remix)
而許茹芸的"好聽"與蔡琴的"如夢令"便是單曲,但並未屬於任何專輯。
- 好聽
- 好聽(Demo Version原創版)
- 好聽(Instrumental Version)
- 如夢令
- 如夢令(Instrumental Version)
但為何單曲在台灣沒市場,我個人覺得可能是消費模式的關係,依價錢來看,買音樂專輯對歐美及日本消費者來說很痛吧,而單曲的價錢在台灣也不是說很便宜,但看見許多台灣歌手的專輯動不動就改版,我是覺得與其如此,不如發行單曲,比較有收藏的理由吧!
說到這裡,單曲在歐美與日本也有個差別,我覺得歐美較注重專輯的發行,通常是專輯發行前出一二支單曲,專輯發行後陸續發行,但日本好像比較注重單曲,很多都是發行許多支單曲後才發專輯,使我覺得專輯像精選輯一樣,很難覺得主打歌是新歌。